| | 添加收藏 / 设为首页
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院执行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机构设置 执行信息公开

 

全民反恐 共建平安|林甸法院开展“反恐防暴”宣传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27 17:45:52


2023年12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
颁布八周年!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反恐防恐意识和能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12月27日,林甸县法院联同县检察院深入辖区重点场所联合开展反恐宣传教育活动。

法检干警通过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材料、接受群众咨询等方式,宣传了《反恐怖主义法》以及反恐防恐知识,还结合案例讲解了在紧急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救、互救和逃离现场等常识,引导大家进一步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做到能发现、能识别、能避险,会举报、会自救、会应对,进而增强了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营造了全民反恐的浓厚氛围。

另外,我院还通过LED电子屏宣传反恐防暴标语。

共筑反恐防线
共建和谐社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简称《反恐法》。于2015年12月27日发布,2016年1月1日实施。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规定有关工作体制机制和手段措施的综合性法律,是反恐主义工作的基本法。该法是为了防范和惩治恐怖活动,加强反恐怖主义工作,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宪法制定的。

●预防恐怖活动基本常识●

长期以来,恐怖主义以血腥的暴力活动为显著标志,在许多国家制造混乱,造成社会动荡不安。虽然实施恐怖活动的人只是极少的一小撮,但由于恐怖主义所具有的特性,使其所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普通刑事犯罪。

1.什么是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2.什么是恐怖活动?                                  

恐怖活动,是指恐怖主义性质的下列行为:
(1)组织、策划、准备实施、实施造成或者意图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公共设施损坏、社会秩序混乱等严重社会危害的活动。
(2)宣扬恐怖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或者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的物品,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宣扬恐怖主义的服饰、标志。
(3)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
(4)为恐怖活动组织、恐怖活动人员、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提供帮助。
(5)其他恐怖活动。

3.恐怖袭击方式有哪些?                              

常见的恐怖袭击方式包括刀斧砍杀、驾车冲撞碾压、纵火、爆炸、枪击、劫持、投放危险物质等。此外,恐怖分子有时还会通过利用网络、散布虚假恐怖信息等方式实施破坏活动。

4.我们应该做什么?                                    

公民应当认识到,国家反恐是对每个公民生命、财产负责任的做法,公民有责任进行配合。
1.不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
2.不制作、传播、非法持有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物品。

3.积极配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关闭窗口